很多面试官常常会用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来考验一个求职者,这些问题往往有着双重意义或是潜藏的目的。那么作为求职者该如何应对呢?对此,36氪的一篇文章总结了9个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建议。
第一,大家对你的哪些认知是不正确的?文章指出,这是一个关于自我反省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你在判断方面犯过什么错误,造成了什么影响?你什么时候对生活最满意?等等。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测试你的自我意识,以及你是否能够大大方方地讨论缺点和错误。回答这类问题时,你应该找到一些可供分享的真实经历,但要强调那些将消极转化为积极的经历。
第二,你不喜欢做什么工作?文章建议,回答这类问题时,你要从认识到自己的某个弱点开始,比如,“我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或在大型会议上发言。”然后,你可以解释自己是如何改进和克服这些弱点的。最后,你要表明你愿意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第三,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文章称,超过五分之三的受访者都遇到过这个问题。文章建议,你可以随意地在简历中附上一些你现在正在读的小说或回忆录的细节,这是一种展示个性的好方法,可以让面试官更容易与你建立联系。但我们也建议读物与应聘职业有一定的联系。你可以谈谈最近读到的一篇与自己专业兴趣很吻合的文章。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博览群书。
第四,你的简历中怎么有一段空窗期?文章建议,你的回答一定要简洁,你可以把重点放在失业期间学到了什么东西上。
第五,你最不喜欢当前工作的哪一点?文章给出的经典回答是,“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你要把重点放在为什么它不适合你。告诉面试官你最擅长的一些技能,或者你最喜欢的项目,但是你还没有做足够的工作,告诉他们你正在找一份能让你更经常运用这些技能的工作。
第六,给我们一个录用你的理由。你的回答应该集中在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助它们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的能力。
第七,你的理想薪酬是多少?你需要自己提前确定好一个范围。你还需要解释为什么你想要这么多薪酬,并清楚地证明为什么你应该得到这么多薪酬。
米切尔·格林是风险投资公司“领先资本”的创始人。该公司同时持有优步、Spotify、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公司的资产,仅对阿里巴巴做战略投资时,就让他赚到了10亿美元左右。近日,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米切尔·格林分享了他的投资策略。
第一,给各种创业公司的CEO打电话。格林有八个合伙人,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给各路企业家打电话、发短信。平均每个合伙人每年会给750家左右公司打电话,也就是说,这个团队每年要联系6000多个公司的CEO。为了联系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他们主动联系了对方40多次,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网,最后,终于成功投资了这家公司。后来,这家公司在2018年8月,被思科以23.5亿美元收购。格林说:“我可能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我是最能坚持的。”
第二,“群众的眼光往往并不是雪亮的”。格林称,“你去问100个搞私募和对冲基金的,看他们在做什么,然后你反过来做,可能就会赚钱。群众往往是错的,世界上最好的投资者都是孤独的。”
第三,投资的8个标准。一是你们的收入在1000万美元以上吗?二是你们的收入增长率在每年50%以上吗?三是你们的利润能增长70%以上吗?四是你们有经常性业务吗?五是你们的人才保留率是多少?能达到90%以上吗?六是你们盈利吗?还是不赚不赔?七是你们是否有多元化的顾客基础?八是你们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
格林还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使用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风投界的大量资本打了水漂,我们希望我们投资的公司能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同时也不要烧掉太多资本。比如有很多软件公司烧了6000多万美元资本,才做到了2500万美元市值。我们想找的是类似Duo Security这样的公司,他们的收入在2亿美元以上,但只消耗了4000万美元左右的资本。”他表示,资本使用效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经济出现衰退,那些烧钱率比较低的公司仍然可以继续存活下去,并且以较低的增长率继续保持增长。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和大公司合作能够获得许多益处,但有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创业公司在与大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对此,公众号光涧实验室的一篇文章分享了6条非常实用和受欢迎的建议。
第一,明确双方角色。文章建议最好设立一个文本合同,确保每个人的角色,权利和义务都白纸黑字落实在纸面。如果仅有口头协议,你也要召集一个特殊会议,落实所有的细节。在未来合作进展遇到障碍时,会议记录和议程的内容将会成为宝贵的证据。
第二,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公司规模小也不代表你一定是合作关系中的弱者。在推进关系之前,了解你和合作伙伴的各自优势,能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合作。经过适当沟通,还能发掘出一些隐藏的强项,这些强项如果没有双方深入沟通可能就会忽略掉。从另一方面,弱点、劣势是双方或者说所有的参与者应当去解决的问题。
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创业公司规模小,行动速度会比合作方快。但大公司需要诸多的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给出意见才能进行调整,不管你有多么渴望快速作出决策,只要他们还没慢到无法接受,你都需要给出足够的耐心。
第四,分享你对合作的预期。你需要明确说明合作关系中己方的职责,要求合作方也同样的明确这个问题。对齐双方的目标,明确目标的执行计划,能规避掉合作进入执行阶段的大部分问题。
第五,落实到白纸黑字。小公司可能更多时候基于口头协议就开展行动,其实这是错误的选择。在商业世界里,尤其是和比自己体量大,系统化的大公司合作时,不要指望握握手能解决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专业性和双方的利益,所有的事情都要白纸黑字的落实。
第六,商议好退出机制。即便刚刚展开合作关系,也要提前做好退出策略。不管是你退出还是合作伙伴退出,都要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作出解决方案,并为方案做准备。
在很多人看来,百货业的没落是因为网购、电商行业的崛起而导致的。但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接受36氪等媒体的小范围专访时称,网购、电商不是百货业的敌人,而是老师。他表示,如果你的模式只是介于A跟B之间,一定会被某一方灭掉。你应该要当网购也是同行,在购物体验方面达到网购的水准。
陈晓东首先解释了百货业生意不好的原因。他一直强调的是因果不可倒置。“百货业客流下降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那么到底什么是客流下降的原因呢?陈晓东认为有三个,第一是品牌选款不对,第二线上线下不同价,第三则是各种购物体验上的不便利。
随后,陈晓东谈了自己是如何看待“百货行业”和购物中心的。很多人觉得购物中心是一个更先进的业态,会替代百货店。但陈晓东认为肯定不是这样。“这是两个不同的商业形态,不存在迭代关系”。此外,陈晓东反对百货的购物中心化。“这是本末倒置。你用别人的方法,是超不过别人的。”他认为,中庭、餐饮、电影院这些都不应该在百货业态里喧宾夺主。他给出的建议是,把百货这一业态做到极致,而核心就是提高消费者购物效率。
但究竟怎么把百货做到极致?陈晓东认为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线下零售要不要数据化?数据化是一切的基础,经过测算,目前银泰的商品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58%,活跃数字化会员超过450万。第二,决定要数据化之后,该跟哪个互联网平台合作?银泰已经拥抱了阿里,陈晓东要把技术和互联网融入成为银泰的本质。具体来说,“喵街App是银泰的底层逻辑,银泰是长在喵街上的一个百货公司。”
最后,陈晓东还分析了实体零售商线上线下该如何获取流量。他认为,原来实体店是靠位置,走过路过别错过的逻辑。这种逻辑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互联网的逻辑是你做了一笔交易,其实是下一笔交易的开始;实体零售是做了一笔交易就是这笔交易的结束。实体店这两年获取流量越来越困难,就因为它逻辑的终极目标就是达成交易,达成交易就说明和顾客的连接告一段落。而互联网不是,它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是下一笔交易的开始。
何帆,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畅销书《变量》的作者。近日,他在一场演讲中分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三个趋势。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做了整理。
第一,城市更加去中心化。比如东莞,何帆指出这个城市就没有市中心,33个镇各有各的特色,本地人会自称是厚街人或者是长安人,但不会自称东莞人。
东莞的去中心化有两个好处:一是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生态系统,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稳定。二是面临转型时,单核城市会变得非常吃力,像东莞这样一座没有中心的城市,尽管每个镇的发展进度不同,但作为整体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何帆指出,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都市群和城市带。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其中的香港、深圳、广州都不是中心城市。它更像是一个升级版的东莞。
第二,城市愈发收缩。收缩的标志是常住人口数量开始下降,2007-2016年,中国有84个城市出现了人口收缩,义乌就是其中之一,但义乌并没有因为规模收缩而导致经济受影响。
何帆解释其原因就是:不断吸引外来人口;保持开放性,营造一种包容、自由的城市氛围。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美贸易战会对义乌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当地商人都表示“没有”。其原因就是因为义乌的城市特性:义乌的本地人口只有60多万,而外地人口有200多万,还有2万多名外国人。在国际商贸城,可以听到英、法、俄、韩、西班牙、葡萄牙等各国语言。基于此,义乌很早就实现了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主要出口国名单里,美国连前十都排不进。
因此,何帆指出,一旦一个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它的城市就会收缩,除非能吸引足够多的移民或有足够多的婴儿出生来平衡死亡人数。联合国预估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在2050年出现下降。届时,能不能保持足够的开放性,营造一种包容、自由的城市氛围。将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兴衰成败。
第三,城市正在爆发一场“颜值革命”。为什么很多城市街区,甚至是城市中心地带不如以前热闹了呢?何帆认为:它们没有颜值,没有夺人心魄的魅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愿穿越大半个城市去探索一个网红景点,但却不会走100米去逛街。何帆认为,这种现象不是城市规划师规划出来的,而是普通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