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北京一号”研制团队的前期副总师俞公沼、后期副总师张吉臣、特设组组长张树林、动力组组长杨国柱、副驾驶方一苍重聚北航,讲述了“北京一号”背后的故事,以及60年前激情的燃烧岁月。
当时在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着一个疑问:北京航空学院五年制毕业的大学生,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学完了,现在要设计一架真的飞机,能不能设计,设计能不能成功?
1957年6月,时任北航飞机设计教研室主任徐鑫福向院系领导提出了1958年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种真实的飞机的设想。
“这个实践最好就是,以教研室为首,真材实料地设计一架飞机,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学会造飞机。”俞公沼说。经过详细的讨论和论证,当时的校领导和老师最终达成了一个决议——
至于要造什么飞机,大家争论了半年之久——一种方案是设计旅客飞机,另一种则是农业机。北京航空学院时任院长武光最终拍板定下了轻型旅客机这一方案。
1958年2月,在周总理邀请召开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王大昌、沈元两位副院长汇报了北航计划结合教学、科研自己设计制造一架多用途飞机的想法。听过汇报后,周总理欣然应允拨款支持。
总理的支持使全院师生员工大受鼓舞。武光代表院党委向全院发出号召:“大战100个昼夜,送3个‘号’上天,向国庆献礼”。
在短短的一百天里,研制一架客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全校各个单位的协同作战是不可能的。差不多所有的师生都动员起来了。
在“北航一号”从设计到制造试飞中,学校建立了设计室和工艺室,分别下设10个设计组、3个生产准备车间和5个生产车间。经过组织和动员,参加“北航一号”的设计试制人员多达1800余人。
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设计研制过大飞机,研制“北京一号”毫无经验可借鉴,更无系统的资料可选用。尤其对建校才5年的北京航空学院来说,设计中资料不全,实验室设备仪器不全,专用设备极少……困难重重。
远在沈阳带领学生实习的北航教师冯宗律也被临时安排了任务,他对此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传来消息说学校要做“北京一号”,我们马上分了好多组,自己动手操作。各个班组自己做钣金,搞铆钉,上机床操作。
做飞机要有车间才行,需要场地,后来就把体育馆改成了一个车间。我们在体育馆里面准备了模线,又做型架,又做模具,这都是工具,我们叫它工艺装备。
我们都是白手起家,什么都没有,就从飞机修理厂拉一些部件回来。所有的飞机部件都在这个车间里做,装完型架,再装飞机。
因为我们当时学的都是老师教的、课本里的。比如说发动机究竟怎么转的,我们不知道,好在那个时候我们有专门的老师傅了解发动机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查研究,他们不会,我们也不会,他们学我们也学。
1958年的7-9月,在北航的校园里,流传着一句响亮的口号:“大干一百天,飞机飞上天”。
60年后,这个口号仍然回荡在每个参与过“北京一号”研制的老人的心中,而伴随着这个口号的,是他们当时对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的记忆。
一天到晚都是泡在车间里面,后半夜睡觉。之前吃顿夜宵,吃蛋炒饭,那时候米饭是很宝贵的,吃完夜宵就回去,第二天一大早再来。
那时候真的是兢兢业业,我们都年轻,才三四十岁。大家都目标一致,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办法把东西做出来。再一点,我们这个东西是有技术性的,不是糊弄,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从动手能力上,思考问题上,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我们都有所增长。所以,后来大家对这1958年都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参加设计的师生,为了确定一个更合理、更好的设计方案,通宵达旦找资料、算性能、绘曲线种设计方案。
终于定下来的方案,从定型到1958年7月12日画完最后一张图纸,仅用了35个昼夜,却总共完成了2000张绘图纸,人均日出图量达5.3张绘图纸。
那时候真是黑天白夜连轴干,非常紧张。老师和学生整天都趴在桌子上设计图纸,晚上12点以后才回去睡觉。晚上10点的时候,食堂会送一点儿夜宵,有汤、馄饨和包子之类的。食堂把做好的夜宵抬到设计教室来,分给大家吃。学生们往往要干到夜里1点钟再回去。有的学生就不回去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然后接着干。
“当时基本都是连轴转,很多学生晚上就在实验室眯一会儿,继续干。”俞公沼回忆,后来武院长看到老师学生们太辛苦,让食堂在12点开了一顿餐,“学生们都说,大馒头真好吃!”
1958年9月24日清晨,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命名的“北京一号”在中央众多领导、北京市高校代表及北航师生的注目下完成试飞。试飞员潘国定是民航局第一任总飞行师。
1958年10月28日,潘国定和王来泉驾驶“北京1号”飞机,历时5天,途径济南、徐州、南京,往返2500千米,圆满完成北京至上海航线的试飞任务。
累计试飞46个起落,飞行30余个小时,经历了多种气象条件的考验,按照预定的试飞项目,对飞机性能进行全面考核。结果证明:质量和飞机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这标志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了考验。
试飞成功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航空教育事业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指出:“‘北京1号’飞机是我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学校自己设计并制造飞机,更是我国所没有的创举。”
北京一号”能在100天内试制成功,不仅是新中国的创举,而且打破了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先例。
如今,“北京一号”的真机就安静地躺在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中,记录着北航人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光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