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必一运动,高等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对象,高等学校的质量观也应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要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人; 二是要明确这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新要求。 应用型人才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生产、 工程、 管理、 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仍可用知识、 能力、素质三要素标准来界定, 但突出表现为: 应用性学科理论基础更加扎实; 经验性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构成的隐性知识不可忽视; 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外的素质养成更加突出;应用能力和处理能力培养同等重要。 其培养规格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宽口径、 厚基础、 强能力、 高素质的人才, 突出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强、 基础知识厚、学习能力强、 适应能力快, 并具有一定创新素质等特点。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一是强化内涵建设,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
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中国梦”就包含了“教育强国梦”。当今的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坚守自己的理想,做好本职工作,为梦想而不懈奋斗,这样,国家和民族就会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教育强国,人才培养是关键。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教授说,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才,是大学的神圣使命。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认为,当前,大学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中国梦,我们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和文化支撑。具体来说,高校应该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立足本土培养人才很好地结合,进而提高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加强团队建设,鼓励老中青结合,形成人才不断更新的良性循环;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引进优秀年轻人才,从制度、文化、学术、物质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